茗德茶庄

信息量1111

如何选购紫砂壶2013/10/13 10:04:29

如何选择一把贴心好壶?其实这是个说难也难,说简单也很简单的问题。说简单,因为只要“选你所爱,爱你所选”,其它一切都不重要,因为花钱买壶的是你,执壶泡茶的是你,买太贵了被老婆骂的是你,买太差了被朋友笑的也是你!所以自己喜欢当然最重要喽!  选壶要实用茶壶的天职就是要能拿来泡茶,这当然是毋庸置疑的,换言之,选择茶壶时便不应违背实用的基本原则。一把实用的贴心好壶至少应具备下列几点:一、容量大小需合己用。茶壶容量大小差距甚多,大者容水数升,小者仅纳一杯之量。有的人交游广泛,天天高朋满座,一周泡掉三斤茶,此时如果选用朱泥小壶来泡,那光是来回地倾茶注水便够他手忙脚乱,满头大汗了。二、口盖设计合理,茶叶进出方便。茶叶在冲泡前呈干燥紧缩状态,经热水冲泡数巡之后,叶片逐一伸展膨胀开来,会将整个壶身塞得饱饱紧紧的(尤其置茶量过多时),此时如果壶口太小或设计不当时,就得费一番工夫才能将茶渣掏出。三、重心要稳,端拿要顺手。有些茶壶端拿之际十分沉重,这如果不是壶把设计不当,不符合人体**,便是壶壁过厚(用土太多)。新手买壶时,不妨先在壶内盛装四分之三的水,单手提起,临摹倒水姿势。此举,一则试其量感是否过重。二则可趁此感觉执壶间,手指与壶把的施力位置是否舒适。端拿是否顺手相当重要,否则不但累了自己,更容易发生失手破壶的惨剧,不可不慎。四、出水要顺畅,**要果快。此点是大部分茶壶不易顾及的。好的壶出水刚劲有力,弧线流畅,水束圆润不打麻花。**时,即倾即止,简洁利落,不流口水,并且倾壶之后,壶内不留残好工艺看细节

紫砂壶艺向以其高度精巧的工艺性着称于世,几乎所有好的砂壶都是手工成型的,即使是为求其产量与规格化而采用的挡坯成型法,其手工修整的工序仍相当繁琐,所以工艺水平的高低自是评断砂壶好坏的重要条件。砂壶的工艺要求,基本上有下述几项:
一、嘴、钮、把,三点成一线。这点是诸多藏家所特意注重的,尤其是水平壶、西施壶等基本壶式更是如此,它看似简单,实则不然,甚至包含名家壶在内,仍有许许多多的砂壶嘴歪把斜。另外,上把与下把不在同一垂直线上的亦相当常见。当然,这样的砂壶一样能泡能养,只是中国人讲究的是「大中至正」,所以除非是特意设计的砂壶,不然仍应慎重审视为宜。
二、口盖要严紧密合。圆壶要能旋转滑顺无碍,方壶要求面面接缝平直不变形,筋纹器更要达到面面俱到的「通转」地步。除了以上的目视、手试外,我们尚可在壶身盛水后,举壶作注水状,以食指压紧气孔,若能达到即压即停且滴水不漏,就表示壶盖与壶身的密合度甚高,与外界空气接触极少。部分技术特佳的陶手还能达到将壶嘴塞住时,手捏壶钮可将全壶擎起的境地。
三、壶身线面修饰平整、内壁收拾俐落,落款明确端正。通常,一件砂壶的做工良窳,我们可从外观上审视陶手是否有用心将壶身线条、转折、棱线修饰漂亮规整来作判断。还有,此壶的落款是否大小得宜、位置适中、深浅合度,亦是重要参考。此外,最易遭受忽略的是,壶身内壁流嘴的接囗、块面的接缝是否遗有施工泥屑,内壁、内底是否收拾匀当……这些小细节都足以看出作者的制作态度是否严谨、审慎。
四、胎土要求纯正,火候要求适当。有些砂壶乍看之下油光灿然,未养先亮;有的则是贼光浮动,色相诡异,这些征兆都显示着此壶的土胎不纯或是作者配土太差。至于砂壶的烧结火候是否恰当?则需要经验的累积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。一般可用壶盖(请切匆用盖沿,那是全器最脆弱的地方)轻轻敲击壶身(务请注意,莫伤壶表),若呈铿锵含韵之声,代表火度适中;若呈**低郁之声、代表火度稍嫌不足;反之,若呈高尖干脆之声,则表过火,壶身已呈瓷化选壶时勿冲动

紫砂壶的造型千姿百态,变化多端,但美感的标准则依各人的审美涵养而有所不同。你爱花货的精工细描,我爱光货的简单大方,谁也不用委曲谁、所以砂壶的造型孰优孰劣是不能一概而论的。真正重要的是、无论如何,买壶千万不要光为了作者的名气或别人的强力鼓吹而冲动下单,否则日后极易后悔。因为泡茶赏壶之际是人最冷静、最客观的时候,这时手中的砂壶势必会遭受到自己最严苛的挑剔,这也就是为什么茶壶就像女人的恋衣情结一样──永远少一把。尽管每个人的审美涵养有所不同,但初入此道的朋友仍可依循下述两点略作参考:
一、几何造型的砂壶,该圆的就要圆,该方的就要方,线条当直则直,当曲则曲。千万不要选择口盖歪曲变形、嘴歪把斜者,因为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全器力度。此外,全器各配件大小需与壶身相衬,大而无当固然不宜,小鼻小眼睛的更应避免。
二、自然造型的砂壶,该写实的就要写实,该写意的就要写意。由于花货的捏塑较多,所以应细心体察全器是否气势连贯,浑然一体而无生硬之感,亦应注意壶身与捏塑的接触点有无微细裂缝,以免日后断裂。如何开壶

很多朋友买过壶后,总是会提到"开壶"的问题.也有好多朋友让帮他开壶.. 呵,一说到开壶,总感觉好像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似的,其实也不像想像中那么复杂。以下归纳了几种开壶的方法,朋友们不妨参照一下
1 ): 新壶只要放入茶叶煮一下就可以啦。温壶一般是在温度差异大的时候进行。一般来说,先用微热的水把壶表面淋湿,然后再注满壶,等一会儿然后再倒出二分之一的水,接着再注入沸水(注满),等一会儿然后再全部倒出,接着再全部注入沸水,等一会儿再倒出。温壶过程就结束,可以开始泡茶了。
2 ): 取一干净无杂味的锅子,将壶盖与壶身分开置于锅底,徐注清水使高过壶身,以文火慢慢加热至沸腾。此步骤应注意壶身和水应同步升温加热,切勿像某些书上所载,将壶身骤然置入沸水中,来个「三温暖」;否则,虽说紫砂壶冷热急变化佳,但如此折腾爱壶,万一它老兄来个「开口笑」那就后悔莫及了。(一般会「笑」的,多是早已有暗伤)待水沸腾之后,取一把廉价的茶叶(通常采用较耐煮的重焙火茶叶)投入熬煮,数分钟后捞起茶渣,砂壶和茶汤则继续以小火慢炖。俟二、三十分钟后,以竹筷小心将茶壶起锅,净置退温(匆冲冷水)。最后再以清水冲洗壶身内外,除尽残留的茶渣,即可正式启用。
这种水煮法的主要功能除了去蜡醒壶外,亦可让壶身的气孔结构,藉热胀冷缩而释放出所含的土味及杂质,若施行得宜,将有助于日后泡茶养壶。
3 ): 这是较为简便的方法,先以温水暖壶后,再改注沸水盛满壶内,并用热水浇淋壶身表面,使全壶保持高温状态。再持软毛牙刷沾上牙膏,将全壶内外彻底刷上几遍后,以热水冲去泡沫,即可去除土味及蜡质。刷拭法的优点是简单方便,在茶桌上即可操作,不必「动鼎动灶」,缺点是效果不如水煮法彻底。此外,某些品牌的牙膏(尤其是强调去污力特强的)含有较高成份的研磨剂,对胎身较细腻的砂壶(如朱泥、绿泥)恐易产生刮痕,不妨改用洗碗精替代。
4 ): 买来一把壶之后,先浸没在一锅冷水中,抓上一把粗茶叶,煮沸 30 分钟,去掉杂味与蜡质,如壶盖嵌接壶口处有点别扭,就用金刚砂磨一下,就可以每天使用了。晚上,倾倒茶渣,用水冲净擦干,倒扣在桌上过夜。有人认为紫砂壶越脏越好,茶垢越厚越好,好到忘记带茶时,倒进开水也有茶香。其实,那样做,没有茶香只有霉味,这种不卫生的做法,同饮茶健身的目的相反。但是,洗壶不用肥皂粉、洗涤剂,否则也会有难除的气味。为了防止壶盖不慎跌碎,可用绳将它和壶把相接,只是选材不要破坏整体美。
5 ): 未用前须在清水中浸泡三、四天,每天换水两、三次,将铁质除净(紫砂名壶,经一千多度高温烧成,有少量铁质渗出,残留壶体表面,不清除干净,对人体有害,还会使茶水变味),然后再行使用。
6 ): 先放入豆腐煮30分钟左右,自然冷却后倒出。再放入茶叶煮30分钟左右,自然冷却后倒出,然后使用。(注:以上工作所用水均是由冷水煮为热水的)。原因是豆腐可以把紫砂气孔里面的杂质吸掉,这样茶汤会更容易被壶吸收。出浆的速度会更快。养壶小秘诀

新壶购置回来后,可用细砂布稍加磨擦,千万不要用粗砂布打磨,以伤表皮(有的壶作者在出手时已作处理),先用水用或布洗擦去处表面的尘灰和内里的陶屑,然后放较溶的茶叶水锅里,或中连同茶叶,小火煮沸,沸后不久即可熄火,用余热焖壶直到茶水稍凉再点火煮沸,如此再三,可使新壶土味尽去,也使新壶初次受到滋养。待完成此工序后,取出新壶自然晾干便可沏茶使用。这并不是必要的程序,其实新壶到手,洗净后用开水泡上二次,即可沏茶。不论新壶,旧壶,用开水切茶后,壶体表面温度较高,此时可用湿毛布,或干净湿布,擦抹壶提,水印旋擦旋干,反复多次,壶温稍降后,亦可用手摩挲,因手掌有油汗,有利于壶体光润。如此坚持三四月后,新壶大体可发“黯然之光”。茶壶长期不用,或因疏忽未及时将茶渣倾出,发生霉变或产生异味,可在消除霉味变异味茶渣后,注满开水,稍晃数下倾出,旋即没入凉水中,异味可处,若一次不行,可反复2-3次,总会有满意效果,且不用担心茶壶会因热凉急变而发生暴裂。这就是古人所说:“壶宿杂气,满贮沸汤,倾即没冷水中,亦急出水泻之,元气复矣。”茶壶最怕沾上油污搞得脏兮兮的。明人周高起就指出:“若腻滓烂斑,油光烁烁,是曰和尚光,最为贱相,”如果这,就如同让西施蓬头垢面一样。壶体若沾上油污,可用手摩挲擦去,若油污过重,亦可用细布稍沾洗涤剂轻轻擦拭,然后再用手摩挲,让壶体发光,出现本质美感。但古壶古物就没有必要去该头换面,留下古美感也是体现年龄的具证。总之要对具体对象具体正确处理,不能作一法律。不要将茶渣长期存放在壶内的方法来养壶,虽然紫砂茶壶有越宿不馊之说,但时间稍长,仍然会发生异味,特别是夏天茶叶更易发酸发馊,这样会影响壶内茶山的形成和积累。